十二星座手帐排版处女座_十二星座的手账

不知道在哪本书上看到过这样的话,大概意思是:你看不惯的、不喜欢的、讨厌的那些事情,就像一面镜子,反应的是你自己身上存在同样的缺陷。

第一次看到的时候,一开始觉得似乎没什么道理,但越是细究,就愈发觉得其中的道理甚是深刻。

我曾经总是说自己有强迫症。

大家都说处女座喜欢吹毛求疵、追求完美,有强迫症,作为处女座的一员,我从来都没有发觉什么问题,甚至会觉得“我这不是把处女座的特点发扬光大了嘛”。

虽然“强迫症”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,想的是“一定要做到最好”“一定要完美”,但实际总有缺憾,自然每次都会受打击,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觉得“唉,我就这样了”,然后变得越来越没自信。

但即便如此,我也一直觉得没必要改,也没想过要改,也可以说,我并不知道怎么改。

也许对自己的高要求带来的压力还算可以,对别人的“强迫症”带来的压力就会让我产生“世界为什么如此糟糕”“生活怎么如此痛苦”的糟糕感觉。

因为很多事情都成了自己看不惯的事情,但又没有能力去改变任何事情,反而掌控感变得越来越低了。

所以后来我在看到文章开头的那段文字的时候,虽然起初有些不屑的心思,但仔细想想,似乎确实如此。

昨天去参加了一场读书会。

读书会上聊到了情绪的话题。

其实我们所感受到的自己的情绪都只是一个“表面现象”,我们需要不断地“追问”自己“这意味着什么”,去拨开情绪的层层面纱,找到最根源的问题。

可以说,我曾经也是运用这种方法去理解了自己“强迫症”的症结所在,因为理解和接纳了自己的这种思考方式,才有可能去改变它:我看不惯的、讨厌的事情,都在告诉我,我自己身上存在相同的缺陷或者是问题。

我对各种事情吹毛求疵,并非是因为我是处女座,只是因为我从很小的时候就被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——

衣服整理不好,会被说“你怎么这点事情都做不好!”

作业做错了,会被说“这么简单的题怎么都会做错!”

桌子上乱七八糟,会被说“看看你这桌子都乱成什么样了!”

……

经年累月,我也变成了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自己和别人的人,因为曾经被别人挑剔,所以不知不觉间自己也变成了挑剔的人,还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。

至于星座,不过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贴上了标签,然后慢慢变成了我们所以为的那个样子——我觉得处女座的星座标签描述符合我,于是我把自己活成了“处女座”。

理解了自己“强迫症”的由来,所以我在开始做手帐的过程中,慢慢治愈了自己。

听不少人都说过——我画画不好,做不来手帐。刚开始,我也是这么想的。

开始做手帐,对我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思维转变。

当初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:你为什么做手帐?是为了好看吗?

我回答自己:不,是想要管理自己的时间,想要记录自己的生活。

我又问:那画画排版不好看怎么办?

我又答:这是一个练习的过程,我在“练习”,而不是“交作品”。“作品”需要反复仔细的打磨,但“练习”,犯各种错误都很正常,可以说不犯错才不正常。所以,画得不好看,有算得上什么呢?

如此的一问一答,我接受了未来做手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所有“错误”和“不好看”,反倒是能够坦然地去做这件事了。

而当我坚持做了一段时间以后,突然发现,我的“强迫症”好像没有了,连带着胆子也变大了,做了很多以前不敢想、不敢做的事情。

理解和接受自己身上的“强迫症”,改变也就变得自然而然了。

我时常自信满满地和朋友们说,看完了黄征宇先生的《终生学习》,几乎解决了我所有的情绪问题。

但经过昨天的读书会,我才意识到,是我自己不知不觉中“傲慢”了。

昨天的读书会我的感觉并不是很好,因为时不时会有“被人评判”的感觉。以前对此我并不在意,但在学习了一些沟通交流、教练引导技术方面的知识,加上自己对语言措辞也会有所斟酌的习惯之后,对于“评判”“建议”之类的话会让我感到有些不舒服。

我尽量隐藏了自己的情绪,但内心忍不住会冒出几句“吐槽”的话。

一开始我也没发现有什么问题,又恰巧读书会上讲到了情绪的问题,我带着不太愉悦的状态转念思考“我感到不开心是因为什么?我以为自己已经没有了情绪问题,但现在不正是有情绪的时候吗?是什么让我产生了这样的情绪呢?我又有没有对他人做过类似的事情呢?”

一连串的问题问出来,我开始有意识的去寻找的答案:我之所以感到不愉快,事情因为别人“评判”了我,让我觉得自己解决情绪的方法不被人认可,而别人“评判”自己这样的事情,我好像也确实对别人也做过,只不过我更多的是喜欢给人建议。

一旦想通了自己的情绪点,我才发现即使我认为自己是一个“成长型思维”的人,固守在自己现有的想法当中,也渐渐地又变成了“固定性思维”的人。

我喜欢用八卦阴阳鱼来解释“固定性思维”和“成长型思维”,它们虽然是二元对立的,但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,它们之间是不断此消彼长的一个过程——在一段时间里“成长型思维”占据的更多,但达到一定程度不再更新反思自己,“固定性思维”又会悄悄占据主导作用。

怪不得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。”也只有不断地反思,才有可能让自己不陷于某种固化的思维里。

自从背完了《大学》之后,我就在背诵《中庸》,今天是第92天。

《中庸》里引用了一段孔子的话——

子曰:射有似乎君子,失诸正鹄,反求诸其身。

这是我最近时常告诫自己的话。

大意是说,君子立身处世,就好像射箭一样,射箭不中,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,不能责怪自己的箭术不好。

以前总是被领导长辈告诫,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,当时总是觉得不屑一顾,认为自己没错,但实际上,原因都来自于自身。

也只有常常“反求诸其身”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